首 页
机构介绍
出版说明
基本价格
服务流程
问题解答
出版教程
作者风采
作品展示
时代书城
分站合作
来访路线
个人出书:010-68920114 家族出书:010-62525116
登陆
|
注册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本站报道
-
本站报道2
- 中国近代史中的宝藏
中国近代史中的宝藏
来源:个人出书网 编辑:木尧 时间:2013/6/8 9:44:47
——《纪念张钫先生文选集》全书俯瞰
作为家谱传记出版机构的出版顾问和网络宣传的编辑,自从接手办理李鸣女士编著的《纪念张钫先生文选集》一书的刚开始,就在心里计划着,等到这本书付梓出版的时候,要为张钫先生写些文字,要为李鸣女士的默默付出诉一诉衷肠。在心里将这事惦念了许久,却迟迟没有下笔。不为别的,只怕文字太轻很难将张钫先生一生在政治、军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功绩一一付诸笔墨,也怕不能将李鸣女士在编撰整本书的心血阐明深刻。
话虽如此,但我更想让忧国忧民的张钫先生为更多的世人所知。因为作为蒋介石钦佩的老学长,在这个人物背后暗藏了中国近代史的巨大宝藏。想必看过冯小刚电影《1942》的观众,都会为这样一个镜头所撼动。1942年,河南大灾,蒋介石去西安冰窖巷张钫家拜访,张钫说道:“虽与委员长政见略有抵牾,但在民族危难之时,愿捐出一半家产,支援河南战役”。蒋介石敲击拐杖,起,握手:“老学长……”。如果你是之前就了解张钫先生,那你是幸运的,如果是通过这部电影才知道,那么,现在则由张钫先生的外孙女李鸣女士,日夜挑灯,不辞辛苦,多方收集,自费编著的具有极高文献收藏价值的《纪念张钫先生文选集》一书。在这里可以看到脱离于电影屏幕(该电影只仅仅反映了张钫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救助大量难民的事迹),处于民国时期岁月洪流的张钫先生,是怎样的人生姿态。
《纪念张钫先生文选集》共分为十个篇章展开,讲述张钫先生一生的作为,其中有包括:《从军从政篇》、《国共合作篇》、《办学重教篇》、《重视中医篇》、《保护文物篇》、《组织赈灾篇》、《创办实业篇》、《缅怀纪念篇》、《故居今昔篇》以及《史事拾零篇》。在书中,李鸣女士在总揽全局的角度,从不同的侧面还原了张钫先生在各行各业中的贡献与辛劳。而文章的来源,也让李鸣女士煞费苦心,除了选用资料馆的官方资料外,她还细心收录了与张钫先生共事的亲朋故友的回忆文章,毕竟,每一个读者心中一个哈姆雷特,这样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张钫先生的一生可以还原的更为真切。其中更有李鸣亲自执笔的文字。全书一共收录文章76篇,以第一人称出现或亲历者口述文章58篇,占75% 。在书前,李鸣开门见山的将选编说明加入书中,使读者对整书的布局和构成一目了然。在此读者朋友可以先睹为快,提前预备阅读心理。
一、编者把《河南文史资料》1979年第1辑(创刊号)至2012年第120辑(包括河南省部分地、市、县文史资料),前后30多年,每辑全部查阅,进行了选编;还有陕西潼关、勉县文史资料;1986年1月台湾出版的《中原文献》(纪念张钫诞辰100周年专刊)部分文章;适当选编根据可靠史料撰写的专题性文章;查阅有史料出处的个别书籍、报刊文章。
二、为了保持原貌,一般原文照录。有些则略加修改和删节。所选文章按内容、时间前后顺序分类排列,每篇文章后都注明原出处。
三、所选文章原附有作者简介,这次就不再编辑进去,个别的除外;编者考证的资料在文章最后注释说明;依据作者提供线索,寻找到一些珍贵图片,附在文章中,以飨读者。
四、所选文章一般都保持原资料每篇的标题,个别标题编者略有修改,都加以说明。对明显错别字用[ ]注明改正的字,对错漏标点符号直接进行校正。
五、台湾与大陆分隔几十年,作者的观点立场不同,个别文章只摘录主要内容,并将原文章竖版改为横版,繁体改为简体。
六、所选文章大都是撰写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由于每个人仅就自己立场叙述所知,本书编录时尽量不作改动,以便读者参考。本文观点不代表编者立场观点,敬请谅察。
在此,可以用两个词形容编者李鸣,一是细致,二是客观。细腻是一个做文字的人必备的素质,而客观就更为艰难的多。任何一种感情因素的存在,都会使一部历史类的书籍失去它本身的价值。当一本史书变成一部文学作品,无论这个作品有多么的气势如虹、有多么的华丽非凡,它已经失去了它最初的价值。历史类的书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所以,对于编者最大的要求,就是客观。这一点,李鸣女士很巧妙地做到了。正如李鸣女士在书的勒口页一段叙述:“历史是有灵性、有尊严的,历史是人,人就是历史,……。纵然这些年来戏说历史风情万种,但我对真实而鲜活的历史却情有独钟”。《纪念张钫先生文选集》一书的这种客观的讲述风格和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书中极少有李鸣倾诉衷肠的话,也并未因为张钫先生是她外公就加以众多溢美之词。因为她极为睿智的明白一个道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不必赘言。
张钫先生的文史资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软肋。而今,随着《纪念张钫先生文选集》一书的出版(原本李鸣女士还撰写了两万多字的《张钫先生年谱简编》,因她感觉到不断有新的资料被挖掘出来,张钫先生生平许多史料还需要继续核实考证,这次暂不出版),张钫先生倘若在天有灵,应极感欣慰。他从被我们遗忘,他的品格、思想、精神、言行和学识均经由他后人的笔,通过《纪念张钫先生文选集》一书传递到了世人的面前。世人也定当会在追寻张钫先生人生轨迹的同时,一步步了解到纷繁复杂的民国历史,对世人有所启迪。
当我们到李鸣女士家里进行采访,看到她家书柜里、电脑桌上、桌下堆满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她兴奋地与我们谈起:“此书出版,才仅仅是一小部分,今后要作的事情还很多。例如:北洋政府执政期间,有关1919年南北议和与于右任先生大量函电;国民政府执政期间,张钫先生给国民政府大量救灾函电等;还有《张钫先生年谱简编》的修改;与台湾表弟张桓合作的另一部大作等,都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来整理”。她还对我们说:“在民国纷乱的年代里,张钫先生能倾其所囊,搜集被百姓认为没有用处的石头(甚至百姓把那些碑石用来垒厕所、垒墙院),创建了“千唐志斋”。他的一生中为国家、为民族、为百姓作的好事不计其数。张钫先生才是我最佩服、最敬仰的人物”,我们的思想境界与先生相差太远了,恐怕用毕生的精力也未必能够读懂张钫先生”。
我们更期待李鸣女士在史学领域为我们挖掘出更多的宝藏,为中国近代史文献整理研究,同时也为海峡两岸的统一,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发展中国的大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家谱传记出版机构下辖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香港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香港公司分支机构有:五家出版社(时代文化出版社、时代文献出版社、时代作家出版社、时代教育出版社、家谱族谱出版社)与中华姓氏文化研究院。
北京家谱传记出版机构旗下三大网站:《个人出书网》http://www.grcsw.com/《家族出书网》http://www.jzcsw.net/《老人出书网》http://www.lrcsw.com/个人出书:010-68920114 家族出书:010-62525116/出版热线:010-56032083/出版顾问:木尧。
输入您的搜索字词
提交搜索表单
最新资讯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请您注意
个人出书运营商: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北京个人出书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个人出书网发表的评论,北京个人出书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评论内容仅代表网友观点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68920995
服务中心
出版说明
免长话费:400-007-1120
服务流程
家族出书:010-56032083
基本价格
老人出书:010-62620353
出版协议
学生出书:010-56032083
营业执照
值班电话:13520432657
收款账号
Q Q 咨询:100445114
书号说明
Q Q 群:199594715
来访路线
邮 箱:
grcsw@126.com
留言回复
我要留言
合作伙伴
九州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社会科学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广西师大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广西师大出版社
中华书局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中国大地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出版社
军事谊文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友情链接
国学网
凤凰知青频道
中国老年报
中国老年网
博客中国
起点中文网
凯迪网络
天涯社区
西祠胡同
共识网
腾讯评论
法天下
社会观察网
中国图书网
百家争鸣网
新青年文化网
海南老年网
中国诗歌网
爱思想网
敏思博客
关于我们
|
出版说明
|
人才招聘
|
相关证照
|
来访路线
个人出书网-专业提供个人出书,老人出书,家族出书等出书业务。
Copyright 个人
出书
网 版权所有
E-mail:
grcsw@126.com
京ICP备09012427号